top of page

髮禁作為微觀的社會控制

文:稻草

為甚麼學校要有髮型以至校服種種規定?很多人會說,服飾儀容規定是為了避免學生互相比較,減少貧富差距的影響;也會有人說,校服是為了區別學生與校外人士,或者培養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及凝聚力。上述貌似合理的說法,面對很多質疑。其中一個挑戰是,這些關於外表的要求,何以男女不一?為何不能女生短髮穿褲,男生長髮穿裙?


顯而易見,服飾儀容規定有一個核心功能,要求學生必須遵從校方想像的社會規範。這套社會規範在不同學校有鬆緊不一的界線,但整體上都是服從於「男vs女」的性別二元想像。在這個意義上,學校的服飾儀容規定,無疑體現了Judith Butler所指的異性戀矩陣(heterosexual matrix)。

 

二元性別矩陣


所謂異性戀矩陣,不是純粹指歧視同性戀的社會觀念及規矩,更是指以二元性別秩序(包括性別認同、性傾向、性別表達等等)為基礎的知識體制。它不但監控及規訓我們是否符合二元性別規條,也會使二元性別規條在我們的認知上變得理所當然,令我們樂於主動迎合。Butler在《性別麻煩——女性主義與身份的顛覆》中如此闡述:


「我用異性戀矩陣這個詞來指稱文化理解的座標圖,通過它,身體、社會性別與欲望獲得自然化。我援用[……]來描述用以理解社會性別的一種霸權性的話語/認識模式,這個模式假定身體要有一致性、要有意義,就必須有一個穩定的社會性別來表達穩定的生理性別(陽剛表達生理上的男人,陰柔表達生理上的女人);而社會性別是通過強制性異性戀的實踐,以二元對立、等級的方式來定義的。」


在異性戀矩陣下,陽剛氣質的女性會被嘲笑為「男人婆」,陰柔氣質的男性會被嘲笑為「乸型」。當認識同性伴侶,我們會好奇誰扮演「男方」,誰扮演「女方」。簡言之,我們只能用固有的異性戀思維去想像不同的性別實踐,非二元的性別表達往往變得不可理解。所以,如果學校迫男生留長頭髮,我們可以很容易理解其荒謬——「點解要迫人留長髮?留長留短係學生自由!」;但換轉是男生被迫剪短髮,卻未必會認同問題的嚴重性——「咁小事,有咩大不了?」。


這種強制的異性戀思維,並非源自天然的男女不同,而是在歷史中伴隨人類文化發展而建構出來。Gayle Rubin在〈交易女人:性的「政治經濟學」筆記〉中,援引Claude Lévi-Strauss對親屬關係的分析:「婚姻是一種最基本的禮物交換的形式,女人是最珍貴的禮物」,透過交易女人,群體之間得以建立親屬關係,而亂倫禁忌則是保証交換有效的機制。通過調查家庭的勞動分工,Lévi-Strauss發現親屬制度出於確保兩性互相依存的狀態,總是要求某種性別分工(不必是男狩獵女育兒,也可以相反)。因此,社會性別、強制異性戀,以及對女性性事的限制,基本上可以視為親屬關係的產物。


現代社會的情況,已經與上述人類學分析大相徑庭,但古老文化殘留的性別關係依然深深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回到學校場景,男生渴望留長髮未必與性別相關,校服及髮禁的規定也不完全出於性別考慮。然而,學校要求的所謂「端莊得體」,從來都不是性別中立。當學校無法擺脫二元性別的桎梏,服飾儀容規定必然會繼續成為尖銳的性別問題,而每個不願意遵從包含性別定型的校規的學生,都會自覺不自覺成為反抗異性戀矩陣的Neo及Trinity。

 

打造柔順肉體


作為僅次於家庭的性別工廠,學校對於學生如何理解性別,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絕大多數主流學校,均沒有將性別平等教育納入正式課程,但不等於沒有向學生傳授任何性別觀念。圍繞校規及執行校規隱含的意識形態,提出種種「好男學生」及「好女學生」的標準,正是最常見的潛在課程(hidden curriculum),不斷複製性別刻版印象。性別的問題已無須多說,但這些校規不經意的「教育效果」,其實不僅在於性別面向。


有些教育工作者會推搪責任,說學校只是跟隨主流社會價值。除了學校,其實社會上還有哪些地方會規定低於攝氏12度才能穿羽絨外套?有哪些地方會規定內衣顏色?有哪些地方會用間尺量度裙的長度?學校對服飾儀容的規定,不見於日常社交及工作場合,甚至比紀律部隊更嚴苛。從此可見,學校絕非被動跟隨社會規範,反而一直傳遞及加強某種意識形態,甚至日復日生產關於身體的認知。


如果必須舉出一些地方,像學校那樣鉅細無遺地審視及控制身體,那就是軍隊、醫院、監獄——恰恰是Michel Foucault列舉的規訓機構。他在《規訓與懲罰》中指出,相對於古典時期,現代社會針對身體的控制方式有所轉變。從範圍上,人體不再視為被不可分割的整體,而是零碎地處理;從對象上,由身體或行為的語言,轉向經濟及活動效能;從模式上,則變成不間斷的持續強制,並根據嚴密劃分時間、空間和活動的編碼(coding)來進行。


通過更隱密更細緻的規訓技術,身體變得更順從,因而變得更有用。這種權力機制探究、打碎及重新編排身體,從而生產出「馴服、訓練有素的肉體,柔順的肉體(docile bodies)」。「規訓增強了身體的力量(從功利的經濟角度看),又減弱了這些力量(從服從的政治角度看)。總之,它從身體中分離出權力[......]將權力變成一種「才能」或「能力」,並竭力增強。」


雖然Foucault的關注在於規訓機制作為一種「微觀權力」的技術及形式,但上述引文無疑說明這種針對身體的治理術,旨在模塑政治馴服及更具經濟生產力的人民。回到學校場景,標準化的服飾、齊一的儀容、去性化的衣著規定,這些消除個體性的措施,正是為了方便管理,並且馴服學生的思想及身體,倒模生產出聽教聽話習慣屈從的社會螺絲。

 

習得的犬儒


近年多了媒體報導關注在囚人士處境,我們不時能夠看到,某某因為「與囚友擁抱」,或因為管有潤唇膏及髮夾超出數量,於是被指違規而被關入水飯房。究竟這些「違規」如何能夠妨礙監獄安全或者在囚人士自新?當然,即使懲教署人員說不出個所以然,他們也會深信類似嚴密控制有其必要性——「因為監獄就是要紀律!」。


這與拒絕剪髮而被罰不能上學的情況,何其相似。學校對學生髮型的要求,憑甚麼高於學生接受教育的權利?髮禁問題上我們通常首先關心學生被戕害,但校規的執行者其實同樣被迫扭曲心智。每個執行校規的老師曾經也是學生,曾為冷天不能穿羽絨外衣而激心,也曾為檢查內衣及校裙長度而感到被冒犯。但當成為了執行校規的人,卻要強制學生服從不合理的命令,甚至為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欺騙自己「其實校規都有一定合理性」,或者「雖然校規可能不合理,但我也沒有辦法改變,與我無關」。


所以,髮禁校規的潛在課程,不但加強二元的性別定型,以及規訓學生的身體及思想,更反過來一直訓練老師盲從命令。當老師以為自己執行校規,其實同時校規也在「執行」老師。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下,差異被磨滅,創意被扼殺,稍為偏離規範的表達即被斥為「標奇立異」。從銘刻於身體的經驗中,師生共同培養出服從權威的人格,習得犬儒處世的心態。很遺憾,這就是當下學校透過校規帶給師生的教育效果。

 

台灣解除髮禁的歷史


改變可能嗎?這是一道沒有標準答案的題目。從台灣的經驗看,髮禁是戒嚴的產物。1969年台灣教育部明文規定,男生以蓄平頭為原則,「不得有奇形怪狀之髮式」,女生不能燙髮,髮長不能超過後頸髮根。到了1978 年,更為中學生髮式訂下「男生理平頭、女生齊耳西瓜皮」的嚴格規範。直至1987年即將解嚴時,台灣教育部才宣佈學校可自訂學生髮式。


雖然髮禁政策被廢除,但許多學校卻依然繼續沿用過去的髮禁規定。1994年台北市華江中學的學生,便曾就髮禁問題聯署請願。短短5日內即得到1300名學生響應,佔全校國中生三分二。2001年,由中學生組成的「中學生教改聯盟」召開記者會,要求全面廢除髮禁。在社會壓力下,台灣教育部於2002年規定,校方制定髮式儀容前,需要參酌學生意見。


然而,2003年人本教育基金會抽訪274所國中、1423人,調查結果顯示只有1所國中沒有髮禁,逾七成受訪者每月被檢查1次頭髮;若檢查不及格,逾六成學校會用剪刀直接剪掉學生頭髮,逾八成會記警告或小過處分。因此,人本教育基金會邀請社會各界人士成立「學生護髮行動顧問團」,聲援學生的護髮行動。


直至2005年,教育部長杜正勝終於宣佈,國立學校徹底解除髮禁,並向全台中學發函:「學生個人髮式屬於基本人權範圍,學校校規不得將髮式管理納入學生輔導管教及校規之規定範圍,並不得藉故檢查及懲處,請查照。」其後,教育部以「尊重自主、回歸自然」再次呼籲學校建立「尊重、包容、多元」的友善校園。


毋庸置疑,台灣的解禁成果得益於逐漸民主開放的社會環境。最初由少數人發聲,慢慢凝聚學生力量,繼而爭取社會各界加入陣線,推動社會觀念轉變,直至累積足夠社會壓力,最後促成政策改革——社會運動總是如此走過來。雖然回到香港,可能是另一個曲折故事,但受壓迫的人別無他途。即使看到這篇文章的你,可能已經脫離中學生身份。但只要能夠體察到這種權力機制,我們依然可以在身處的關係——無論是家庭、伴侶、工作——盡量避免完全遵從,甚或嘗試微小的反抗。

 

參考資料

  • 朱迪斯·巴特勒《性別麻煩:女性主義與身份的顛覆》,宋素鳳譯,2009年

  • Gayle Rubin, “The Traffic in Women: Notes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Sex“, 1975

  • Michel Foucault, “Discipline &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translated by Alan Sheridan, 1977

  • 根雨屋〈【當年不能做的事!】你不能留頭髮〉,《想想論壇》,2019

  • 楊國鑫〈台灣的完全解除髮禁案例〉,《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35期,2005

  • 台灣教育部〈髮禁解除Q&A〉,2005

Comentarios

No se pudieron cargar los comentarios
Parece que hubo un problema técnico. Intenta volver a conectarte o actualiza la página.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