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精神健康專題:編者的話

撰文:漫漫

 



2023年的荷里活廣場兇案、學童自殺數字急升,令社會愈發重視精神健康。面對政權將問題歸咎於個人因素,而解決方法又弱化成心心手勢,民間惟有自救。〈官方論調下的精神病〉提出,當青山醫院精神健康體驗館儼然淪為政府形象工程,我們應嘗試探索官方論述以外的空間,為社會公義尋求出路。


談論精神健康,我們先回歸人本身。〈專訪陳可樂——日出〉讓讀者深入了解一名精神障礙者的心路歷程;〈專訪丁惟彬——在隙縫中尋找空間和意義〉由社工剖白在病理/醫療模式主導的體制中,進行支援工作的困境;〈精神病房的日與夜〉找來精神科護士Chris,與讀者分享醫療系統中精神病房的實際情況。

 

但一個人在體制內從「無病」到判定為「有病」,診斷權力從何來?〈香港的精神健康服務〉一文試圖深入淺出,解釋香港現行精神病支援機制;〈將人類的複雜性界定為「病」真的好嗎?〉則批判病理化將人的複雜存在簡化,並揭露醫學霸權的缺漏。在省思本地的同時,或可參照外國政策,如〈咁係因為你悲觀,我見到睇醫生以外嘅可能〉訪問瑞士精神分析師Susan,認識不一樣的精神健康治療方案;〈走出院舍,回到社區的外地實踐〉則探討精神病院以外的可能性。


除結構性問題,社會文化亦是加害者。〈想像的怪物〉指出媒體如何扭曲精神障礙者的面貌;〈請勿進入健全中心〉則進一步爬梳針對精神障礙者的污名在本地文化語境的形塑過程。〈故事的重量〉探討民間團體「説書人」如何鼓勵精障者述説自己的經歷,透過故事消除歧視;〈問題係個制度〉指出造成精神問題的社會結構因素,再度審視癥結所在,環環相扣。


精神健康問題絕非三言兩語就能道破,而其結構根源亦非一朝一夕便能解決。即使如此,我們期許今期雜誌能作為讀者的踏腳石,引導個體對官方、媒體語言保持批判思考之餘,反思自身作為社會大眾一員,應如何停止錯誤觀念在民間複製及傳遞。畢竟當「中環價值」壓倒一切,每個人均受着體制壓迫,你我已不能置身事外。


經多番討論後,我們選以「精神障礙者」一詞指稱正面對精神健康挑戰的人。《殘疾人權利公約》指殘疾是一個演變中的概念,由身心有缺損者與態度、環境障礙之間互動而成,阻礙他們在平等基礎上,充份而有效地參與社會(disability is an evolving concept and that disability results from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ersons with impairments and attitudinal and environmental barriers that hinders their full and effective participation in society on an equal basis with others)。我們欲藉定名重申,精神障礙不應單純理解為先天問題,而是深受後天社會環境所障礙而衍生的概念。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