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問題係個制度

撰文:馬修、流沙

精神健康的討論增加,惟當中的關注點仍停留在資源匱乏、醫護人手不足等問題。政府雖說會增加精神健康服務資源,卻較少處理大眾對精神障礙者的污名。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在回應去年中的數宗「暴力事件」更表示:「這些事件與人的忍耐力有關,希望大家和睦相處,多忍讓及體諒,減少不愉快的事件。」似乎把精神健康的成因歸咎為個人問題。但正如社會學家C. Wright. Mills提出「社會學的想像」:人的處境並非單純建基於個人的行為,個人的煩惱其實與社會整體狀況高度關聯。有不少學者提出「素質-壓力模式」 (Diathesis-Stress Model)[1],結合生物、心理、環境等因素來理解引致精神病的成因。可見,當人身處在一個高壓的社會便會增加患上精神疾病的風險,這或能解釋為何香港的精神問題會如此差。 


 

為何人大了就要成為工作的奴隸


在社會主流價值下,能夠工作成為了其中一項衡量「好公民」的標準,這一種工作倫理,強調「沒有免費午餐」,讓人必須工作。沒有工作的人,便會被標籤「懶惰」、「越軌行為 (deviant behaviour)」[2]等污名。香港文化強調努力便會成功的「獅子山精神」,工作亦成為了一種可以提升社經地位的媒介。而且,我們身處消費社會,消費作為舒緩工作壓力的一種方法,我們只能在商品中找回靈魂,更需要消費活動[3]令人進入社會意識形態「 工作→ 壓力&工資→ 消費→ 工作 」的惡性循環


不少企業採用「微管理」的管理哲學,假定僱員就是懶惰,主張上司應對下屬嚴格管控,以監視工作的內容和細節,令僱員的壓力倍增。加上,政策向僱主利益傾斜,企業的風險和成本都被轉移到工人身上。就工作與壓力的關係而言,人類學家David Graeber在《Bullshit Jobs》一書中道出「狗屁工作」的定義 ,歸納出五種「狗屁工作」,如某些工種專門「斟茶遞水」,只為證明僱主和客户地位高尚而存在。這些「狗屁工作」沒有存在的意義,就連僱主也解釋不到工作存在的原因,即使這些工種薪資待遇良好,但基於工作沒有意義,更會剝奪工人在工作中的滿足感和成就感,造成工作上的精神暴力。


世衛指出低品質的工作,如零散工、低工資、低自主度的工作,會對工人的心理健康造成重大影響 [4]。相反,有工作保障、自主工作,則可以維持工人的心理健康。而在香港,一些基層的低技術勞工,如清潔工、保安等,他們除了工資低之外,更要長時間工作,增加精神健康風險。並非只有基層勞工才會面對長工時的問題,事實上,即使高收入、地位高的工種也會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如會計行業。根據會計師公會的統計,從事會計行業的人有近8成平均每周工時長達50小時,繁忙季度更有七成人每周需工作70小時,長期維持着高壓與倦怠的狀態,導致會計師有嚴重的精神健康問題 [5]。有報告指出,每周工作超過72小時的工人,其患上焦慮症的比率比工作少於36小時的高約6倍 [6]。精神健康顯著地受工時影響,惟香港沒有標準工時的規定,勞工法例亦向資方傾斜。在工作時數上,工人沒有太多話語權,須繼續從事長工時的工作,令工人更容易出現精神健康問題。


馬修攝

 

玉不琢,不成器? 


近日,香港的學童自殺問題極為嚴重,惟鄧炳強僅「勉勵」學生即使遇到挫折亦要積極面對。而且,衞生署在針對學生精神健康的問卷調查中發現,在過去十二個月,9.7萬名中學生當中有3.7%有自殺計劃,更有1.6%曾試圖自殺 [7]學校作為社教化機構,灌輸社會主流價值,學生被迫內化強調個人努力、競爭的社會意識形態,令香港學業壓力更為嚴重。而且,衡量標準過度傾重於考試的成績,貶低學生的個人興趣,家長對子女的學業成績要求高,獲得大學入場券幾乎成為了所有學生的基本要求。


即使高等教育擴張後,政府推出副學士學位,讓學生有更多升學的選擇,但有研究指入讀副學士的學生多數都是在公開考試中被淘汰的人,不少人更自視為「失敗者」[8]升讀大學後亦更容易有自卑的問題。加上,家庭因素亦是影響學童心理的主要因素。根據一項「家長子女衝突調查」,比起廣州、澳門和台灣,香港家長最常與子女起衝突,亦有近四成為「忽視冷漠型家長」[9],令學童遇到情緒問題時都難以向家長傾訴。家長望子成龍,不斷將個人期望放在子女身上,增加子女壓力,令學生在多方壓力影響下才會導致患上精神健康問題。香港大學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更指:「沒有問題學生,只有問題家長」[10]。 


馬修攝


 

路遙遙無止境


社會環境是導致精神問題的重要因素,但在處理精神健康上,政府只是強調正面思維,只提建立正能量,忽略大環境對於人的心理影響。增加精神科的資源固然好,但處理香港的高壓環境、重視個人的價值才是治本之舉。  


 

注釋及參考文獻


[1] 蘇素美(2014)。〈大學生害羞與憂鬱之關係研究:以歸因型態為中介變項〉 。《中正教育研究》, 13(2), 71–113。


[2] 越軌指的是違背或偏離社會規範(social norms)的行為。


[3] Graeber, D. (2018). Bullshit jobs (First Simon&Schuster hardcover edition.). Simon & Schuster.


[4]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2022). Mental health at work.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5] 陳彥婷(2017年7月14日)。〈【工時長又長】近半會計師每周開工50小時 公會:請新人無用〉。《香港01》。


[6] Chan, S. M., Au-Yueng, T. C., Wong, H., Chung, R. Y.-N., & Chung, G. K.-K. (2021). Long Working Hours, Precarious Employment and Anxiety Symptoms Among Working Chinese Population in Hong Kong. Psychiatric Quarterly, 92(4), 1745–1757. https://doi.org/10.1007/s11126-021-09938-3



[8] Wong, Y.-L. (2021). An Emotive Operation of Neoliberalism in Higher Education: Seeking a Second Chance in Hong Kong. Community College Review, 49(1), 76–95. https://doi.org/10.1177/0091552120964878


[9]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2023年3月8日)。 〈「穗港澳台青少年親子關係、父母管教及子職角色需求」調查〉。《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


[10] 黃偉倫(2023年11月20日)。葉兆輝指有輕生學童遺書揭受社運、疫情影響 憂考試期更嚴重〉。 《香港01》

Comments

Couldn’t Load Comments
It looks like there was a technical problem. Try reconnecting or refreshing the page.
bottom of page